平昌县立足良好的生态优势和厚实的产业基础,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白衣、涵水、灵山3个镇为核心示范区,全力打造“鱼米产业兴旺、乡民生活富足、生态环境宜居、文化特色鲜明”的鱼米之乡基地,带动发展生态水产养殖5.3万亩,年产出优质水产品1.85万吨,产值达4.6亿元,一举实现粮食安全、“菜篮子”保供、生态种养和助农增收“四大目标”。
一、强化科学布局。围绕“稳粮增收、以渔促稻、产业振兴”的总体战略目标,结合全县稻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及农民群众种养殖习惯,科学实施平昌县“鱼米之乡”项目。目前,已建成稻渔综合循环种养基地面积2万亩,其中核心区面积12000亩、辐射带动岳家、西兴、得胜等10个镇发展稻渔综合循环种养面积8000亩。
二、强化科技支撑。整合全县水产、农技、农机、植保、农田建设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力量,组建“鱼米之乡”项目技术服务专家团队,严格按照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要求及标准,驻点指导高位水池、开挖鱼沟鱼凼、加高加宽田埂、安装防逃设施等基础建设,科学实施鱼种投放和田间病虫害绿色防控管理。目前,专技人员已在项目区召开群众会议30余场次,培训稻渔综合种养技术1000余人次。
三、强化项目推进。严格对照“鱼米之乡”项目方案内容,高标准推进项目实施,并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渠堰道路配套等基础项目有机融合,分块细化具体内容,结合山区稻田特点,因地制宜建设“平田式”或“沟凼式”田间工程。积极推行“镇村两级组织农户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田块调形+比选确定专业施工队伍对防洪防逃、进排水、高位水池等专业工程进行统规统建”的方式建设,在保障项目建设质量的基础上,最大程度提升项目综合效益。
四、强化联农带农。在项目核心区示范推行“稻鱼认购”“协议分红”“农旅融合”方式,促进“鱼米之乡”项目联农带农增收致富。稻渔认购:按照300元/亩的认购标准,推行稻渔认购1500亩,落实“一对一”认购资金45万元。协议分红:在白衣镇天井村,引进企业与村集体签定合作协议,建成高位水池8口,发展稻渔工程1500亩,预计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5万元,项目区群众满意度达100%。农旅融合:依托国家4A级景区—巴灵台资源,结合项目实施,在灵山镇成功举办首届“稻花鱼”摸鱼节,大力发展“农旅融合”经济,从基地出产的稻渔产品平均价格高于市场30%,“巴灵台稻香米”深受消费者欢迎。
五、强化资金保障。将建设资金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等财政性资金有效整合和统筹安排,建立“集中规划、集中建设,各付其账、各记其功”的统分结合模式,实行专账、专人管理、封闭运行,坚决杜绝挪用、挤占、截留项目资金,有效保障项目资金投入。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2/7/19/795d4d0e23224cb9b03efc3b271c771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