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原省农委组织开展的全省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在黄山市黟县革命老区柯村镇胡门村发现“黄山黑鸡”,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组织专家开展了系统调查,同年10月,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公告,正式确定为国家级新发现畜禽遗传资源。黄山黑鸡是一种独特的地方畜禽遗传资源,黑羽、头短圆、胫细爪小,肉质细嫩、风味鲜美,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适应了高端消费市场需求,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黄山市黟县将黄山黑鸡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与产业扶贫相结合,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规划引领,保用结合
《安徽省“十三五”产业精准扶贫规划》提出包括畜禽产业在内的十大产业扶贫发展计划。省农委制定了《特色种养业“菜单式”扶贫参考手册》,公布29个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名录,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并先后确定第一、二批共计47个省级畜禽遗传保种场(区、库),选定地方特色品种供种基地,引导带动资源畜产品加快发展。黟县将黄山黑鸡产业发展列入了“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县财政每年投入资金100万元扶持。原省农委先后安排畜禽良种工程项目150万、投入现代农业发展资金115万,用于保种场、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将资源保护与“保种场+合作社(协会、公司)+贫困户”模式相结合,实行保用结合、以用促保,带动全县3000余户农户(其中贫困户1100户)从事黄山黑鸡养殖,扶贫产值达到4000万元。
二、打造品牌,拓宽渠道
地方品种资源的最大优势是资源的独特性,为加强黄山黑鸡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黟县积极打造黄山黑鸡品牌,加大开发利用力度。2016年,黄山黑鸡的鸡肉和鸡蛋,获无公害和有机农产品认证。2017年12月,黄山黑鸡地理标志获农业部审核批准通过。目前,黄山市范围内已注册了“黟山”、“黑多”、“宏耕”、“金元”等黄山黑鸡品牌。在逐渐成长的品牌效应的引领下,黄山黑鸡销售渠道不断拓宽,高价外销已成为销售的主渠道。销往上海、杭州、合肥等地的365日龄黄山黑鸡母鸡150-248元/羽,150日龄公鸡60-100元/羽,鸡蛋2-5元/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黟县百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宏耕牌黄山黑鸡,在上海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三、产业驱动,精准扶贫
从2014年开始,黄山黑鸡养殖就作为黟县产业扶贫的主导产业予以大力推广,围绕 “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协调,整合扶贫资金,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养殖大户辐射示范带动贫困群众发展黄山黑鸡养殖。黟县政府依托黄山黑鸡省级保种场,给每个贫困户免费发放60日龄苗鸡20-100羽,与贫困户达成产销协议,为其免费提供养殖和疫病防治技术,贫困户养殖十个月后再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通过协会、合作社统一进行销售。全县累计发放鸡苗20万余羽。从扶贫成效上看,年饲养黄山黑鸡100羽以上的部分贫困户,当年就全部实现了脱贫。
四、创新驱动,科技引领
一是形成技术模式。制定出黄山黑鸡334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即每亩放养30只,每个鸡群300只,饲养周期400天),生产环境控制模式(以柯村胡门村的空气、水的质量为生产环境标准)和饲养控制模式(以生态种植的玉米、谷物和青饲料为日粮)。二是制定行业标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了安徽省地方标准《黄山黑鸡》、《黄山黑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2018年《黄山黑鸡》国家标准颁布。三是加强学术研究。完成了《56周龄黄山黑鸡蛋壳颜色与蛋品质的相关性分析》、《不同饲养模式对黄山黑鸡禽流感及新城疫抗体水平的影响》、《黄山黑鸡体尺、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测定及相关分析》和《黄山黑鸡体重生长发育规模研究》等研究。四是推广实用技术。保种场熟练掌握了人工授精和雏鸡的公母鉴别技术,雏鸡共育技术推广应用成活率在90%以上;商品鸡规模养殖全部使用发酵床生产技术和林下生态养殖技术,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在疫病防治上全面实施政企、技企包保制度,养殖发病率控制在5%以内。2016年,“黄山黑鸡的发掘、保护与开发利用”项目,获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2017年,黄山黑鸡保种场被确定为安徽省第一批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单位,获农业部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示范场荣誉称号。
http://nync.ah.gov.cn/xdzy/zydt/54155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