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标准的漏洞、缺位或不科学导致的问题却是隐藏的、深层次的,可能正在引发危险的链式反应,且牵引着一个行业的未来。
今年的“3.15”晚会曝光河北青县肉羊养殖户违禁使用瘦肉精事件后,饲料安全与食品安全再次引发关注,饲料添加剂再次成为公众舆论关注的对象。十多年前发生的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事件,每次事涉饲料添加物的事件,都会平添公众对饲料质量安全与监管的忧虑。
事实上近年来饲料合格率均在90%以上,去年甚至超过98%,但这仍不足以说明我国在饲料质量安全上无懈可击,相反,饲料行业的规范与监管依然长路漫漫。
在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的关键时期,饲料行业如何与时俱进,成就高质量发展业态,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我们不禁要问:饲料行业未来发展,其牵引力何在?
四个安全
2015年,我国工业饲料总产量突破2亿吨,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2.18亿吨,同比增长16.9%,预计全年将超过2.6亿吨,总产值突破万亿大关。我国饲料工业为肉蛋奶稳产保供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我国饲料产品合格率保持了较高的水平。2018~2020年,全国抽检各类商品饲料样品总体合格率93.2%、96.2%、98.1%,虽然 2019 年和 2020 年抽检样品批次有所减少,但总体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近年来,在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共同构建的规范性框架下,我国饲料工业有力地保障了肉蛋奶供给。近年来消费升级态势明显,对优质畜产品的需求越发迫切,也对饲料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思饲料质量安全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饲料安全或者说是动物食物链究竟应该如何保障?
“对饲料企业而言,保障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是最基本要求,当然也是最高要求,生产安全出问题,一切都没有了,产品安全保证不了,就会造成很大危害。”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质量安全工作委员会专家组副组长、团体标准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柏凡告诉记者,虽然饲料质量安全并不直接包含生产安全,但曾经发生过饲料企业因疏忽大意,导致粉尘爆炸事件,带来了血的教训。
柏凡称,饲料质量安全的内涵就是要保障两个健康不受影响。一是动物的健康,一是消费者的健康。因为动物的健康关涉着最终的畜禽产品和水产品,而这些畜禽水产品又关涉到消费者的健康。当前饲料质量安全重点关注三个问题,一是不使用违禁药物、违禁添加物,二是允许使用的药物必须符合相关规定,三是卫生指标不超标。
“我觉得只要做好这三件事,饲料质量就应该是安全并可以得到保障的,但好饲料就关系到产品的品质问题了,比如能够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等,这是另外一个含义。”柏凡告诉记者,饲料质量安全的外延不仅仅包含饲料安全本身,它也要保障动物源食品安全,此外,还要保障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比如,饲料被畜禽消化后通过粪便排泄,不对土壤、水、大气等环境造成影响。而保障生物安全,最为明显的就是,过去滥用抗生素危害甚广,国家开展遏制细菌耐药性行动,采取禁抗、减抗,就是怕人因为食用了含有抗生素畜禽产品后,体内毒素不断累积,导致普通疾病都无药可救。
标准隐忧
截至目前,我国已建立以《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为核心,《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饲料原料目录》《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等配套规章制度相结合的饲料法律法规体系,已建成了由581项现行标准构成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体系,有力地支撑了饲料工业发展。
“现行饲料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实施多年来,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还不能全面、专业化地指导和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重庆市饲料工业协会会长孟怀旺告诉记者,行业要清醒地认识到,在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当前,饲料工业面临诸多挑战。目前饲料行业因为国标、行标覆盖有限,企业标准又参差不齐,行政部门管理一些产品的检测方法漏洞太多,产品不规范,这是我国饲料行业的现状。但国标行标强调的是基础性、安全性和适用性,不可能全面覆盖饲料行业所有细分方向。
“饲料行业相关标准缺失问题比较突出,部分标准修订不及时,标准之间存在衔接问题,甚至出现矛盾问题。”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李俊告诉记者,《饲料原料目录》和《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大部分原料和添加剂没有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混合型饲料添加剂的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缺失问题尤为突出。部分标准修订不及时的问题,比如,米糠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饲料原料,而GB10371-89《饲料用米糠》至今没有修订。
来自全国畜牧总站的一份数据显示,目前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分别有624种和449种进入产品目录,有现行标准分别为77项和107项,有在研标准项目分别为52项和27项,也就意味着饲料原料标准缺口数495项,饲料添加剂缺口数315项,缺口率79.3%和70.2%。
针对标准之间存在衔接问题,甚至存在矛盾的问题,李俊向记者举例,GB1353-2018《玉米》、GB/T 6435-2014《饲料中水分的测定》、GB/T 10362-2008《粮油检验玉米水分测定》、GB/T 17890-2008《饲料用玉米》、GB/T20264-2006《食、油料水分两次烘干测定法》等标准都涉及到玉米中的水分检测方法问题,玉米收储、玉米贸易等环节中所采用的检测方法有所不同,不利于公平交易。再比如,尽管2010年对2002年发布的GB/T 18823《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进行了修订,但仍然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一是仪器设备及检测技术在进步;二是相关检测方法标准在更新;三是行业检测水平在提升;四是测定项目在不断增加,比如,饲料中禁用物质和兽药等。
对于饲料卫生国家标准里的真菌毒素,目前的国标仅包括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T-2毒素、伏马毒素等6种,但目前已查明的霉菌毒素有300多种。霉菌毒素对我国畜禽生产繁殖性能的影响自不待言,可是现有的检测方法却千差万别。
湖南省饲料工业协会秘书长黄勇告诉记者,霉菌毒素的检测方法显得力不从心。目前通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酶联法、液相法等,企业更多地会采用酶联法,但酶联法稳定性不好,最靠谱的是液相法,但因为成本高、耗时长,企业不愿检。所以,不少企业就直接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成本低、耗时短,但结果一样不靠谱,这样对实际生产就没有指导意义。如此,就会对饲料产品产生影响,以致影响动物食物链安全。
为什么饲料国标行标的制定滞后于饲料行业的发展?柏凡告诉记者,饲料国标行标没能更为广泛覆盖,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需要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支撑,二是侧重基本保障而非全面保障。比如饲料添加剂,如今市场上是大量的混合型饲料添加剂,国家只是制定单一添加剂产品标准以保障基本需求,其他的就需要市场、行业自己去填补,而且国标、行标制定程序复杂,受多种因素制约。
虽然国标、行标没能完全满足需要,我国饲企也有大量的企业标准作为补充。对此,孟怀旺告诉记者,政府推行“放管服”,企业标准自由度得到发挥,但企标的局限性也逐渐暴露出来。
他认为,大量的企标局限表现在:一是区域不平衡。发达地区或者是技术力量比较强的厂家可能做的企标又偏高,因为其采用的检测方法及设备先进,其他地方无法实现;二是质量参差不齐。比如说黄芪多糖20年前国家标准只有一个就测单糖的含量,可以反映出黄芪多糖单糖总量是多少,但这种检测方法的前提是假设厂家都有良心。而实际上是,不良厂家在其中掺杂葡萄糖,测出来含糖量也是达标的,所以黄芪多糖的价格从几块钱到几百块钱一公斤的都有,这就是问题所在。
与孟怀旺持相同的看法,柏凡认为,就是因为企业标准各自的立场不一,有些标准不完善,有些标准不科学,所以行业呼唤建立高质量团标。
可是,据了解,我国既有的饲料工业团标100多项,有20多个社会组织制定,何以不能适应行业的创新发展?
对此,全国畜牧总站站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宗礼表示,当前我国饲料工业团标良莠不齐,存在技术把关不严、标准质量不高、急需标准不足、创新标准短缺等问题,尤其是混合型饲料添加剂、生物饲料、新产品、新方法等,国标和行标制定远远不能满足饲料企业发展的需要,急需高质量的团标填补这一关键点。
团标摸高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中提出,到2025年,实现标准供给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并重转变,标准运用由产业与贸易为主向经济社会全域转变,标准化工作由国内驱动向国内国际相互促进转变,标准化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团标在新时期既有了发展壮大的空间和潜力,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10月18日,在青岛召开的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质量安全工作委员会和团体标准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孔亮表示。
对于国标、行标、地标、团标和企标五者的关系,全国畜牧总站李新一处长一语道破,国标设底线保安全,行标管行业促运行,地标管一方有特色,团标调高线推创新,企标强定制升活力。也可以概括为,国标、行标和地标保底线,团标和企标拉高线。
饲料团标要满足市场和创新需求,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11月8日,《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 (试行)》 的发布,正是要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填补标准空白。
近年来,饲料行业通过提高氨基酸利用率,推广使用低蛋白日粮等产品和技术,降低了氮磷的排放量,为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一些饲料企业技术落后、管理粗放、过量添加、超标排放等问题还比较严重。孔亮称,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在过去几年内已经启动了团标的制定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18年发布的《仔猪、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蛋鸡、肉鸡配合饲料》两项团标,并号召广大饲料企业公开承诺采用标准,对于推动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饲料配方体系,保障我国饲料和养殖业蛋白原料有效供给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行业内和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目前这两项团标已成功上升为国标,在引领行业发展,指导企业创新上发挥了更大作用。
10月18日,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发布今年12项首批团标立项项目,涵盖配合饲料、饲料添加剂、饲料原料及检测方法。由孟怀旺作为负责人的重庆优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桑禾动物药业有限公司两家公司,与重庆市兽药饲料检测所共同参与两项团标——胆汁酸和γ-氨基丁酸团标的制定起草。
胆汁酸作为一种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可以弥补畜禽自身胆汁酸分泌的不足,从而释放饲料潜在能量,并促进脂肪消化吸收,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提高饲料利用率,保障动物机体健康。
孟怀旺告诉记者,胆汁酸是我国在世界范围内最先批准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产品,是名副其实的创新性产品,但其质量标准却参差不齐。
据孟怀旺调研了解,目前国内胆汁酸生产企业约有八家,绝大多数采用酸滴定的方法测定,这和我国早期测定黄芪多糖的原理一样,质量标准参差不齐。伽马氨基丁酸生产厂家主要在食品和药品上使用,拿到饲料批文的只有两三家。两个多月前,孟怀旺团队就针对上述两项团标的制定着手搜集相关企业的样品。“胆汁酸的脱氧胆酸成分很复杂,需要拓展检测出成分数量,目前仅有两种成分,希望增加到三四种,脱氧胆酸以不同的盐的形式存在,还有熊胆酸、猪胆酸、鹅胆酸等。摸清胆汁酸真正的化学成分,需要高效液相分析方法来测,但行业内一直惯用滴定酸测定,所以产品参差不齐。”孟怀旺表示。
孟怀旺告诉记者,此次团标的制定,首先是专业化水平能够代表行业的高技术标准,具体来说就是代表行业的最高水平,至少是现在的最高水平;其次,要有行业通用性,无论是检测方法,使用的检测设备,对人员的要求,必须现实中大家都具备,或者任何一个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也可以重复,这才具有代表性;再次,团标推行过程中需要适时修订,应和行业的最新技术发展水平保持同步。
“如果维持现状,没有高质化的团标引领,行业仍然会像现在一样无序,各地方各厂家自己做一个标准,随性而为,画地为牢,即使是创新性产品,也会被埋没掉,无法惠及行业产业,提高生产力。”孟怀旺说,现在团标制定恰逢其时。
国际话语权
“现在中国的维生素B2进不了欧盟市场,因为外企在那里推行了一个标准,以生物安全为由,以所谓的标准来形成垄断,至少保护了本地市场。”孟怀旺告诉记者。
孟怀旺所说的维生素B2指的是饲用维生素B2。2018年9月以来,国内企业以枯草芽孢杆菌KCCM-10445生产维生素B280%产品及其预混物和复合饲料不得不全面退出欧盟市场。因为欧盟食品安全委员会EFSA认为这一方式生产的产品有风险,主要是指维生素B280%产品会对活性细胞的传播和基因改造菌种的基因编码耐菌性的DNA造成风险。
不言而喻,标准已经成为世界通用的“语言”,世界需要标准协同发展,促进世界的互联互通。一流的企业做标准,这在孟怀旺看来更为深刻,也更具有现实意义。
2000年前,我国有一大半工业化维生素需要进口,而如今,中国成为全世界唯一一个依靠民族工业能生产所有维生素品种的国家,但没有一个标准是由我国制定的。
“因为维生素工业发轫于第二次大战以后,西方国家陆续把维生素生产质量一套标准建立起来,当中国人自己能生产了,他们自己却又不生产了。目前,维生素相关产品的专利都是国外几十年前制定的,早已过期。我们掌握了这些专利和技术工艺路线后,虽然能把产品生产出来,但还没有原创技术,这就是下一步行业需要突破的重点。”孟怀旺介绍,目前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性添加剂卡脖子的地方不多,但也不要忽视国外以原研技术为由拿捏我们的可能。如今,中国具备所有的物质条件基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能把最终的产品做好,然后形成我国自己的品牌。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是国际饲料联合会四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这是我们的优势。中国饲企真正要走出去,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利,获得公平竞争的地位,就要率先推出自己的产品团标,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形成品牌,以此来改变不利的贸易地位。”孟怀旺称,未来包括一些功能性添加剂、免疫增强剂等,中国仍然在全球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此次团标委员会建立以后,希望能够赶在欧美之前率先把国内团标建立起来,而且应高于他们的水准,以抢占制高点。那么,在后抗生素时代,我们就拥有了全球意义的功能性添加剂的话语权。
眼下已是11月上旬,按照计划,孟怀旺团队要在今年年底拿出两个基本成型的团标文本,时间越来越紧。
“除了团标,其实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尤其是在创新类功能性添加剂酶制剂领域,国内具有领先优势,值得开发的产品还有很多,可是我们这一代人也快退出历史舞台了。”孟怀旺补充说,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来接棒,勇于到世界舞台上角逐,不光让饲料产品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更要created in china(中国创造),赢回属于自己的荣耀。
http://www.hljagri.org.cn/rdgz/xgxx/202111/t20211116_8247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