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粮食法治网!

粮食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粮食调研 > 正文

开阳县“三化”建好高标准农田助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11-03     来源:      作者:    

开阳县地貌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耕地破碎一直是制约开阳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的重大瓶颈。近年来,开阳县按照“三改四化”的要求,以“科学利用、市场运作、有偿使用、试点推进”为原则,深入推进省级农田建设质量提升行动试点县工作,着力规范化、多元化、高效化建设高标准农田,改变农村土地利用小、散、乱等碎片化现象,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助推乡村振兴和山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县在建现代山地高标准农田2个,面积5.3万亩,土地流转率提高到了82.36%。

一、高标农田建设主体多元化。一是政府统筹建。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由县直有关部门人员组建工作专班,负责统筹调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坚实组织保障。同时,按照“资金渠道不变,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思路,统筹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有力撬动银行融资和专项债,集中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2018年以来,政府有效整合投入建设资金1.33亿元,申贷融资资金10.7亿元,出让水田指标2219.47亩,为县级财政增收1.94亿元。二是国企主导建。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新增耕地、新增水田指标产出,与贵阳市农业农垦集团、贵阳市金地公司合作,根据当地地形较为平坦的实际,采取“大规模集中连片”模式,在开阳县宅吉乡规划实施2.5万亩现代山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一次性流转项目区30年土地经营权和使用权,并把出让水田指标获得的部分财政资金投入到农业农村各领域,同步推进土地平整、耕地培肥和水、路、沟渠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预计年底完成一期建设5220亩,新增耕地115亩,平均可提升耕地质量1—2等,亩增加粮食年产量达400斤以上,受益人口达3087人。三是社会参与建。依托临近贵阳市蔬菜保供基地和完善的配套设施优势,引入深圳贵龙公司与开投集团合作,采取“依山成势、相对整理、错落其中”模式,在开阳县楠木渡镇规划实施2.8万亩现代山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按3年一个流转周期签订30年流转协议,资金筹集由深圳贵龙公司负责。项目建成后,对新增耕地、水田指标出让收益支付项目建设成本结余部分,贵龙公司与开投集团进行“五五分成”。一期项目建成后,新增水田1.22万亩、耕地158.16亩,预计亩增加粮食年产能200—600斤。

二、高标农田建设标准规范化。一是严格施工管护标准。坚持建管并重,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机制,执行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组织复检、县级初验、市级抽验和省级终验制度,对机耕道、水池、沟渠的强度、厚度等关键指标,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目前,共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288个涉地面积43.69万亩,合格率100%。项目竣工验收后,移交给乡镇负责后续管理维护,并把每年度上级下达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的结余部分作为后续管护经费,做到管护有主体、有人员、有资金、有标准、有考核,确保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规范化。二是严格土地平整标准。以“单块田面起伏正负不超过3cm、整体坡度不大于1度”为要求,以土地平整和高效农业设施为抓手,对耕地坡度25度以下,相对集中连片面积100亩以上的区域进行规模化开发和破碎化整治,实现土地的“小并大、短并长、弯变直、乱变顺”,全面夯实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生产基础,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粮食产能和综合效益,平整的土地农业机械化覆盖率达100%,每亩农业生产成本平均降低10%—15%。今年以来,共平整土地8000余亩,其中,开阳县宅吉乡通过土地平整,将原有的3426块零星碎地归并为233块大土地,单块耕地最大面积达125亩,10亩以上耕地达170余块。三是严格移土培肥标准。为在土地碎片化治理时最大化保护耕地,保护农田肥土层,利用移土培肥确保农田肥土层剥离保护再利用。对高标准农田项目区,严格以耕作层最大厚度30cm剥离至最邻近地块堆放管理,防止耕作层与其他不同机理土壤混合造成结构破坏,待土地平整后再进行土壤回覆;对非农建设占用的耕地,经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部门认定为达标以上农田的,以不低于20cm的标准将耕作层剥离储存管理或运输至正在建设的高标准农田使用,不断增肥地力。通过移土培肥,耕地地力普遍提高1.5—3个质量等别。

三、高标农田建设产业高效化。一是建强产业基地。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产业规模、调优产业布局,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开阳县大力发展适宜小型机耕的油菜、小麦、水稻、马铃薯等优质基地,推行“油菜—水稻—蔬菜、烤烟(马铃薯)—蔬菜”高效复合种养模式。目前,建成粮油示范基地10万亩、蔬菜保供基地15万亩、薯类种植基地3万亩、烤烟种植基地3万亩,建成贵阳市最大的标准设施蔬菜保供基地,打造“稻+鱼、稻+鸭”示范种植和绿色防控示范基地21个,万亩粮食增产增效示范基地5个,亩均增产8.59%,粮食播种面积连续3年稳定在40万亩左右。二是推动产业提质。通过企业全产业链对高标准农田提质增效,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重点以贵州开阳富硒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为依托,积极引进和培育富硒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完善产业基地配套设施,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力度,建设智能分拣线、冷贮保鲜、烘干晾晒等产地加工设施,推动农产品就地就近加工转化,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目前,全县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320家,年加工产值56.62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0%。三是打响富硒品牌。依托富硒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富硒产业、打造富硒品牌,积极开展富硒产品认证,加强线上线下富硒农特产品推广,加大富硒品牌的保护力度,推行“富硒公共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模式,擦亮“中国富硒农产品之乡”“中国硒街”的金字招牌。目前,开阳富硒米、富硒油等荣获“中国绿色食品”称号,45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获“QS”认证,16家企业101个特色产品在京东商城贵州馆上线,12家企业24个产品在淘宝网上销售。


http://nynct.guizhou.gov.cn/xwzx/zwdt/202111/t20211102_71486677.html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