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探索,三大区域在推进区域一体化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方面已取得积极成效,进一步扩大先行先试范围,有助于巩固和推广追溯工作成果,为全国范围内实现农产品可追溯助力。
建立区域协调推进机制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三大主要城市群和都市圈。目前,三大区域拥有人口4.72亿,占到全国的33.4%,人口规模大,市场需求旺盛。在区域内实施农产品追溯先行先试意义重大。
据了解,三大区域农产品追溯先行先试已有一定基础,初步建立了区域协调推进机制。例如,京津冀地区签署了《京津冀食品领域全产业链追溯模式示范工作协议》,正在研究制定进口冷链食品信息化追溯标准。长三角地区2014年起实施食品安全区域联动合作,签订了《长三角地区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广州市“菜篮子”追溯平台、深圳市“圳品”追溯平台已经将国内诸多产地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纳入其中。
促进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
食用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批发市场是关键一环。有统计显示,70%的食用农产品经由批发市场进入市场流通,进而流入千家万户。因此,探索建立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相衔接的机制十分必要。
在江苏省常州市,当地通过启动搭建食用农产品追溯系统“一票通”,构建“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系统。“一票通”将分为两部分:一是以凌家塘市场为主的批发市场为中心,探索实施基于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电子信息化、二维码为载体的“一票通”追溯模式;二是探索“批发市场—配送企业—餐饮单位”经营链的追溯信息公共服务查询,最终实现监管部门、市场经营户、消费者三方都可追根溯源。
天津市则以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为核心内容,在产地准出方面,督促生产者主动规范出具合格证,截至目前已发放纸质和电子合格证391万张;在市场准入方面,坚持“源头原票、批发出票、下游凭票、终端存票”,落实对入场销售者“索证索票”的法定要求。
构建校园食品安全保障平台
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据了解,全国现有在校生2.89亿人,学校食堂每年消费农产品1.2万亿元以上。学校食堂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实践的重要场景。在这一方面,三大区域的探索实践走在了前列。
深圳市2019年起全面推进“深圳市食品安全追溯信用管理系统”,全市10个区、新区的公办民办幼儿园、中小学食堂以及500平方米以上的商超均纳入追溯系统应用范围。截至2020年5月底,已有2.3万余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注册深圳市食品安全追溯信用管理系统,共采集53万余商品条数据信息,有效证照17万余张。食品追溯系统的应用实现深圳4400余家商超全覆盖,全市2570家幼儿园、中小学学校食堂100%使用该系统,共上传有效台账148万余条,为校园食品安全追溯建立了严密的一张网。
江苏省宿迁市2020年以来在全市范围开展校园食堂“阳光采购”工程,充分发挥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作用,将农产品可追溯平台与学校阳光采购平台有效衔接,推动本地放心农产品校园直供。该采购平台向上可对接农业农村部门的种植养殖和屠宰信息,向下可连接食品生产加工、物流配送、学校食堂、生鲜电商等环节信息,横向可对接“阳光食堂”、食品安全监管等系统,实现“互联网+大数据+智慧监管+电子商务+智能物流”的一云多端智慧系统,实现食材配送全程监管。
食材来源可追溯,质量安全监控全方位,为校园食品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更为其他场景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提供参考和思路。
推动追溯管理建章立制
经过多年探索,我国已建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截至今年6月,平台上已注册监管、检测、执法机构7783家,登记生产经营主体26.03万家。国家平台与28个省级平台和农垦行业平台实现了对接,基本实现业务互融、数据共享,年底计划达到40万家注册规模。今年以来,国家平台生产经营主体月均增加5000多个,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农产品追溯工作虽已取得相当进展,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政策的推广和项目的落地还存在诸多不足。在全面推进追溯平台推广应用之前,推进重点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先行先试,树立一批追溯标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则十分必要,有利于总结实践经验,及时归纳解决试点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推动三大区域农产品追溯先行先试取得成功。下一步,将继续与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区域,特别是牵头城市保持紧密联系,协调三大区域对照中央统一部署,细化农产品追溯先行先试任务方案,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连锁超市、学校食堂普遍开展全程追溯试点,推动重要农产品率先开展全程追溯管理。(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http://www.hljagri.org.cn/rdgz/ncpzl/202109/t20210909_8221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