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粮食法治网!

粮食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粮食时评 > 正文

科技成果“变现”让村民增收同生态保护兼顾 稻下养蛙 撂荒地亩均增收2万元

发布时间:2021-09-27     来源:      作者:    

  秋高气爽,巴蜀大地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德阳,搭载“北斗”系统的插秧机播下的秧苗,如今已结出沉甸甸的稻穗;在内江,繁育大棚中的白乌鱼游得欢快;在广元,光伏发电与农业种植结合,竹荪、银耳、羊肚菌长势喜人;在眉山,秋粮丰收在望,柑橘大县丹棱的“粮食保卫战”获胜在即……丰收背后,藏着不同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力量。

  【“英雄”名片】

  巨型稻黑斑蛙无抗立体种养项目以种植巨型稻、养殖黑斑蛙为主。巨型稻身形笔挺,具有产量高、抗倒伏、叶茂冠密等特点,稻株高1.8米-2.2米,生长周期与黑斑蛙基本同步。在巨型稻高大稻株的庇护下,黑斑蛙可获得良好的栖息环境,可捕食稻田里的害虫。同时,黑斑蛙排出的粪便为巨型稻的生长提供有机肥料。

  【丰收数据】

  2019年

  骡埝村50亩撂荒地 毛利润0元

  2021年

  实施巨型稻黑斑蛙无抗立体种养项目毛利润:

  巨型稻亩均收益1万余元,黑斑蛙预计亩均收益1万余元

  黑斑蛙饲养员、村民曾夏宝收入:

  一亩地每年500元租金 每月1500元的务工收入

  【一线探访】

  9月20日,遂宁市蓬溪县新会镇骡埝标准化稻蛙养殖基地里,一米多高的稻桩下,黑斑蛙探出头来,跃到田坎上,睁大眼睛向外打量。10天前,50亩巨型稻颗粒归仓,因为部分黑斑蛙还需要在巨型稻的保护下越冬,村民们在收割时只割下了稻穗。

  看着眼前的景象,新会镇骡埝村党总支书记杜绿全感慨地说,“黑斑蛙和‘巨型稻’是国科创新科技成果‘变现’的结果。”

  国科创新是中科院全资设立的科技双创平台,核心目标是促进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2019年10月,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盘活撂荒土地资源,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经国科遂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介绍,骡埝村外出考察学习巨型稻。经规划研究后,骡埝村决定盘活50亩撂荒地发展稻蛙养殖。

  2020年4月,骡埝村与国科遂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签订合约,引进“巨型稻”无抗立体种养技术项目,建设50亩标准化稻蛙养殖基地,发展“巨型稻—青蛙”生态立体种养项目。项目集“巨型稻”系列品种种植、青蛙养殖为一体,是一种可持续的稻田复合生态种养模式。合作方式上,采取“村集体主导+专业团队管理+企业技术支持”的发展模式,由国科遂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负责提供技术指导。

  今年5月,骡埝村连续投放首批蛙苗,并在几周后种下巨型稻。

  杜绿全介绍,“巨型稻”与蛙生长周期接近同步,可以做到前期栽种放苗一步到位,中期管理、后期收获同步进行。“巨型稻”以黑斑蛙的粪便为肥料,整个生长过程不需要施肥,在巨型稻高大稻株的庇护下,黑斑蛙可获得良好的栖息环境,黑斑蛙以水底小生物为食,可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达到不施化肥农药、全生物防治、绿色无公害的目的。

  “巨型稻跟常规稻的种植技术没多大区别,但产量要高30%-40%。稻蛙共生模式必须以巨型稻的种植为基础,常规稻不仅植株高度达不到,抗倒伏能力也达不到巨型稻的标准。”新会镇党委副书记陈刚告诉记者。

  第一年试种巨型稻,骡埝村50亩基地收成不错,“亩产800多公斤,已经烘干完毕,正在准备销售。每亩稻田可产1000多斤黑斑蛙,计划10月销售第一批。”杜绿全说,以往单一稻田模式,每亩差不多1000多元收益,而“稻蛙共生”模式每亩可以增收至2万多元。

  接下来,新会镇计划对50亩稻蛙基地进行提档升级。同时,以骡埝村为核心,通过开拓市场、统一提供蛙苗、统一养殖技术等措施,在全镇范围做好推广和示范。 (范晶 记者 王若晔)


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0/2021/9/23/eec80bac61eb4880adf7b4458916ed6f.shtml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