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粮食法治网!

粮食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粮食时评 > 正文

麦香满仓道丰年

发布时间:2021-08-12     来源:      作者:    

  “2020年,通过土地流转,我种了1800亩‘新冬22号’早熟小麦,由于麦播基础好、田间管护到位,每亩单产达到400公斤到500公斤。”玛纳斯县乐土驿镇白杨树庄村村民赵千说,近年来,因为效益好,村民对种植小麦充满了信心。

  2021年,全区夏粮种植面积1708.95万亩,比上年增长6.2%;预计总产达628.1万吨,增长7.7%,创历史新高;小麦单产预计372.1公斤,较上年增加9.1公斤,小麦生产呈现面积、总产、单产“三增”的良好局面。

  “三增”的背后,是新疆日渐完善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近年来,新疆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推动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科技推广等重点项目向产粮区倾斜,推进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稳定小麦特别是冬小麦生产,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口粮供应充足,实现粮食生产能力可持续增长。

  “藏粮于地”  守住粮食生产“命根子”

  小麦收割后复播玉米,玉米收割后再种小麦。7月28日,温宿县克孜勒镇古洛克村村民吐尼亚孜·克热木望着地里新长出的玉米苗,盘算着今秋再多种几亩冬小麦。

  一个月前,还是这片土地,眼前是金黄的麦浪,吐尼亚孜从每一位种植户脸上看到了丰收的喜悦。“我2021年种了4.5亩小麦,比2020年多收入了八九百元。”吐尼亚孜说。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粮食生产的主要载体。没有耕地就没有口粮。

  以古洛克村为例,2021年古洛克村种植了2300余亩小麦,比2020年增加上千亩,村民铁了心要多种小麦。“这是普遍现象,因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让农民尝到了种小麦的甜头。现在,农民保护农田、改造农田的意识越来越强。”克孜勒镇党委副书记武永晖说。

  从阿克苏地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2021年,阿克苏地区夏粮再获丰收,实现“十四连增”。2020年总产接近100万吨,2021年总产达127万吨。总产大幅提升与单产增加有关,种植面积的增加是又一关键因素。

  “2020年全地区冬小麦种植面积不到230万亩,2021年达到276万亩。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在地方产业政策的带动下,次宜棉区的种植户纷纷改种小麦和玉米。因为种粮防灾减灾能力强、管理成本低,并能保持优质优价,同时,麦草等粮食秸秆还能用于发展畜牧养殖业。”阿克苏地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与水产管理科科长王峰说。

  近年来,新疆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严守耕地红线,压实稳定粮食生产责任,稳住11个地州42个粮食主产县市粮食生产,稳步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示范推广先进培肥技术,提升耕地质量,拓展粮食增产的潜在空间。

  土地平整、集中连片、水电路设施配套完善……2021年以来,昌吉回族自治州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加快推进,一批续建、新建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共实施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项目面积22万亩,现已完成20万亩项目实施方案评审工作,年底计划完成总工程量的85%以上。同时,为提升耕地质量,昌吉州建立1个自治区级耕地质量监测点,每个县市建立1个地州级耕地质量监测点,每个乡镇建立1个县市级耕地质量监测点。根据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成果、土壤污染状况等,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

  “藏粮于技”  不断提高粮食产能

  “我2021年种了156亩小麦,平均亩产504公斤,同比增加了72公斤,总共增收近3万元。”7月30日,沙雅县托依堡勒迪镇排孜阿瓦提村村民亚森·买买提说。

  “这都是科技的功劳。”亚森坦言,小麦能够增产增收,与选优品种、配方施肥、科学管控等技术密不可分。得益于水肥一体化和滴灌技术,加之收割全程机械化,亚森明显感觉和前几年相比,种的麦子多了,干活反而轻松了。

  王峰介绍,2021年,阿克苏地区冬小麦平均单产达461公斤,同比增加了20余公斤。全地区粮食种植机械化程度达99.5%,化学除草技术的广泛应用、高效节水技术的逐步推广、小麦高效示范田的引领带动、粮食生产经营模式的创新,使得粮食产能不断提高。

  近年来,全疆农业部门将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行动与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打造小麦、玉米高质高效生产基地,集成推广精量播种、水肥一体化、种肥分离、一增加五改等“良种+良法”种植管理技术,充分挖掘科技引领带动作用,实现粮食生产提质增效。

  从收割靠镰刀、灭虫靠小药箱、种地靠“小四轮”,到“大农机、北斗导航、物联网”,如今,天山南北传统耕种模式逐渐被“只见农机不见人”的现代生产方式取代。

  昌吉州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加强与疆内外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推进绿色栽培模式的集成应用。精量播种、种肥分离、水肥一体化、无人机飞防作业、卫星导航等一批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于粮食生产。小麦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粮食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100%。 大力开展绿色高产创建,奇台县210亩小麦高产攻关田在肥料和农药用量不增的情况下,实收亩产达到857.2公斤,连续多年刷新新疆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

  “现在播种、打药、收割都用带有卫星导航的大农机,以前十几天才能收完的庄稼,现在几个小时就完事了。”昌吉市大西渠镇幸福村二片区小麦种植户马建新说。

  如今,随着现代科技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全产业链进行深度融合,发展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甚至是无人化的现代农业,已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推进种业创新  打好种业翻身仗

  6月29日,喀什地区泽普县高产攻关田冬小麦实测单产高达740.8公斤;7月19日,奇台县冬小麦高产攻关示范田实测单产高达857.2公斤,一连串的高产纪录,是新疆粮食生产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

  6月29日,在泽普县,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专家对42亩高产示范田——冬小麦新品种“新冬60号”进行现场实打产量验收,实收单产740.8公斤,刷新了2019年该品种实收单产731.3公斤的南疆地区早熟冬小麦高产纪录。

  同一时间,在疏附县萨依巴格乡曲云其村,村民吾舒尔·麦海穆得知“新冬60号”高产的消息后,决定2021年将自家7亩“新冬20号”更换成“新冬60号”,尝尝高产、优质品种的甜头。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南疆地区冬小麦选育团队负责人黄天荣说:“‘新冬60号’具备高产、优质、抗病、抗倒伏、适应性广等特性,非常适宜在南疆地区小麦主产区推广种植。与以往相比,2021年我们在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滴灌、提升抗倒伏能力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加大力度,达到了高产高效减肥减药绿色增产目标。”

  种业被喻为现代农业发展的“芯片”,既是发展的基础,也是核心竞争力所在。近年来,新疆加快发展现代种业,不断提升育种创新能力,为保障全疆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昌吉州党委农办主任、州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郭怀安介绍,目前,昌吉州共有种子企业68家、种子经营门店572家。全州拥有“育繁推一体化”国家级种子企业2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8家。全州共建成小麦育种基地1个、企业小麦研发机构2个……一个个数字背后,是昌吉州打造现代农作物种子产业体系取得的累累硕果。2021年,昌吉州共落实各类农作物制种面积82万亩,占全疆制种面积的25.1%;各类种子合格率总体在95%以上,杂交玉米等作物的种子质量达国家二级以上标准;制种产业预计总产值23.233亿元。


http://nynct.xinjiang.gov.cn/nynct/dzdt/202108/0d7f6dfe22314c2882ae504bc7476202.shtml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